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1970年一老人来部队看儿子被拦,怒斥哨兵:让你们师长跑步来见我 正文

1970年一老人来部队看儿子被拦,怒斥哨兵:让你们师长跑步来见我

2025-04-05 06:15:32 来源:新闻集结网 作者:孤月 点击:8094次

前言“让你们师长跑步来见我!”1970年的一个寻常午后,一老人去部队探望儿子,却因为手续不全被哨兵拦住。当时老人登记表已经填了一半,当得知要进部队还要携带相关证件和手续后,随即扔下填到一半的表格,直接以威严的语气要求哨兵叫师长过来。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竟然敢直接让师长跑步过来!现实版将军微服私访1970年的一个寻常午后,保定满城县一13师的师长裴飞忙完手头的工作,刚寻思着是去沏杯茶提提神,还是去办公室外面透透气。结果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起来了,接通后是哨兵那边打过来的,说有一老人想进部队探亲,结果手续不全,指名道姓的要见裴飞正。裴飞正接完电话后,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正好他忙活了大半天,也想着出去透透气,便决定见一见这位老人。结果在师部会客室,裴飞正有些哭笑不得地问那位看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贺老,您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这位是贺健,贺将军,他的二儿子贺东平就在咱们军中,以后贺老来咱们军中不用登记。”哨兵原本以为拦住的是一位普通老人,却没想到是贺健将军,他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之前自己按章办事,说话的语气太过生硬。喜的是自己竟然能近距离和一位少将接触,真的是兴奋又荣幸,以后饭桌上自己也能吹嘘一下自己竟然敢拦着少将进军营啦!那么能让哨兵这么激动的贺将军是什么人呢?浪子回头金不换在贺健少年时期,湖北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最家喻户晓的便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护法运动。甚至于五四运动,湖北作为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湖北出身的知识分子都有参与。贺健虽然生活在乡下,但在那个信息传播只能依靠报纸、书信和口头传播的年代,他自小耳濡目染之下,接触到的新的革命思想自然比外地人多。贺健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作为家中的老小,他从小便多受几分父母的宠爱。十五六岁的时候,和贺健同龄的孩子都开始成家立业,但他依然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在街上招猫斗狗,没少惹邻居们闲话。为此贺母不知道生了多少气,无奈孩子是自己生、自己惯的,只能就这么养着。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保护革命力量,我党就开始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会师后,工农红军正式成立,当时为了扩军,我党通过各种宣传和动员,吸收了大量的革命青年和农民加入我军。贺健就是这个时候,在一些有志之士的号召下,动了参军的念头。不过当时社会动荡,参军上战场可是真刀实枪的玩命,贺健虽然少年热血。但贺父和贺母却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过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战争有着深刻的恐惧和反感。1929年,湖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尽管北伐成功,国民政府成立,但国内政治局势并不稳定。蒋介石、汪精卫矛盾加剧,国民党内部对我党和左派分子的清洗行动,使得社会充满了紧张和动荡。天灾加人祸,使得原本就是社会底层的贺家的生活更加艰难,贫贱夫妻百事哀,更何况是已经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的兄长,和不事生产的弟弟。18岁的贺健知道,他再这么无所事事下去,就真成了邻居口中的小混混和地痞子。但他自己也没啥本事,又不愿意和兄长经营田产,几经细思考后,便又把念头打到了参军上。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没直接和父母说要去参军,而是骗他们说自己通过朋友在县城找了个学徒的工作,准备去外地打工。贺父贺母心中虽有不舍,但对于小儿子的上进是支持且赞同的,贺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因自小在家娇生惯养,所以贺健刚到军中时一点也不适应,不过当时军中也有不少和贺健一样的爱国青年。且当时大家对识字的文化人多有推崇,所以即使当时贺健已经18了,他还是在军训后给分配到徐向前跟前做了警卫员。要知道当时在部队中,领导的警卫员可不是谁想当就当的,这个岗位一般会优先照顾年岁小的少年士兵。一是少年脑子灵活,跟着领导能学点东西,二也是对少年人的一种保护,领导身边可比战场前线安全多了。不过即使跟着领导,红军的生活也十分艰苦,行军打仗时顾不上吃喝更是家常便饭。战场的烽火慢慢的磨去了贺健身上在父母宠爱之下养成的一些坏毛病。后来,贺健跟着红军主力部队,参加过反围剿,也走过长征路,他从最开始的不适应,慢慢的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顺利走完了长征,在长征结束后还因表现突出被选中进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当时他已经知道了学问的重要性,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理论、政治思想、战略战术等知识。当其学成毕业后,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了一位合格的军事和政治人才。抗日战争爆发后,贺健多次带领部队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围剿,随着战功的增加,他也从县大队队长一步一步的晋升为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贺健也都有参加,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贺健一直在军中任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终于从邻居口中的小混混成,长为贺父贺健母梦想中可以光宗耀祖的人,但这是用他离家20年,在战场上舍生忘死才换来的荣耀。结语贺健和妻子杨洪昭是在军中认识的,据说他们结婚后生了8个子女,除了大儿子早夭。其他几个孩子都顺利长大,几个儿子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参了军。贺健这次到部队探望的就是他的二儿子,而巧合的是,他儿子的领导正是其老部下裴飞正。两人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抗日时期,那时的贺健不仅是裴飞正的领导,更是他的救命恩人。后来尽管裴飞正能够独当一面,但他对贺健当年的帮助和恩情始终铭记在心。所以即使两人已经多年不见,贺健还没穿军装,裴飞正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之后贺健去部队探亲的这件事随着哨兵在朋友面前的吹嘘,在军中流传开来。这不仅是因为贺健的身份和裴飞正对他的重视,更是因为贺健的成长和传奇经历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月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